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广东省护理学会
广东省岭南天使
网上公告
在线咨询
站内搜索
 
网上调查
护士上班可以戴耳环吗?
细节决定成败——“QC”活动感言

中山一院东山院区神经五科许晓红 2012-5-2

        金秋九月,阳光明媚,经过近三个月的准备,两次的过关斩将,我们扬帆圈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代表队之一,以饱满的精神、满怀激情地参加了广东省护理学会组织的品管圈比赛,展示结束时,我们从评委微笑的表情中看到了对我们的肯定。
    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连续几天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加强训练,此时才有了疲惫之意,但思绪却在飞扬。
    记得第一次从我们区邓石凤护长的口中听到“QC”时,我还茫茫然不知为何物,后来科室成立了“QC”小组,再后来参加了护理部成立的“QC”小组。
  因为这次比赛,我认识了几个优秀的人,第一次见识了许薇圈长认真、注重细节的态度和制作PPT的能力,组织能力,让我心生佩服。还有周佳学习时认真的样子,刘丽君的无私,谢佶君的开朗,还有电脑高手申亚男,三个月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特别是从第一次在院本部比赛到参加省里的比赛,小品的版本修改了几次,展示的形式也修改了几次,每个人的台词也都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小到一句话一个字,我们都仔仔细细地想、讨论,没有人记得我们排练了多少次,没有人数得出来自已的台词自己背了多少次。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各科、区护长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特别是我们的领队黄艺仪护长,临近比赛几天,每天从早上8点陪我们到晚上十一、二点。比赛前一天,她忙着交资料、抽签、开赛前会议,三过家门而不入,认真负责的精神让我感动。在刚过去的三个月里,虽然累,但却觉得很值得。
    记得7月底时,常常是上完中午班后急匆匆赶去参加“QC”会议,回去科室时已经是7点了,同事看着我说:搞什么比赛,做的都是表面功夫,没有用的,还不如踏踏实实上好班,做点实际点的事情更有意义。当时我不知如何回答他,可是现在,在参加完全过程的QC活动后,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省护理学会组织比赛不仅仅是为了比出高低名次,而是通过比赛的形式,在各个医院宣传“QC”精神,推广“QC”知识,培养出“QC”骨干,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QC”技能,交流比赛后再回到各自的医院带动更多的人参加“QC”活动,通过“QC”手法、技巧,改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护理工作开展得更好,得益的不只是病人,还有我们护士自己。
    所谓“QC”,是持续质量控制与管理,诞生于工业,是工作现场的人在工作中发现问题,通过科学的活动程序,解决问题。其实QC活动早已经在医院开展了,但据我所知,我们医院还没开展过,大家也都不太熟悉,所以我们当中为数不少的人认为做的都是表面功夫,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其实不然,“QC”活动有科学的活动流程,要运用统计学知识,还有很多经过几十年的验证积累下来的技巧和手法。就比如我们扬帆圈这次的活动成果,虽然因为比赛和时间的原因,没有严格地按照“QC”的活动要求进行,但是最后出来的成果也是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比如新床头卡的改进,在座的各位难道不认为新的床头卡比旧的更方便实用吗?其实我们还在手腕带和输液卡上做努力,只是实际操作中还不能马上完全按照我们设想的做。“QC”活动,可以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改良护理工具,改进护理工作方法,优化原有的工作流程。
  有一名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医院的“QC”活动就是依靠临床基层医护人员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通过思考、讨论,制定措施,解决问题,从每个细节做起。如果每个科都成立“QC”小组,每个“QC”小组都有类似的成果的话,那我们的工作不就越做越好,上班越来越开心了吗?
  通过这次参加比赛,我学到的不仅是“QC”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一种科学的态度和善于思考的习惯。今天,也想借此机会感谢主任和各位护长给了我学习的机会,感谢扬帆圈的所有成员,怀念我们互相勉励,互相扶持,共同进步的相处日子。

 
 
 
 
 【收藏打印关闭

  • 广东省护理学会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c) 2020 www.gdn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