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陈辉,通讯员黄治才、吴剑鹏报道:“一天挂出去的号就有30多个,人们对护士坐诊的认可程度正在提高。”刚刚出完专家门诊的高级护师、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刘立捷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记者从南方医院获悉,一种名叫“护理门诊”的护士出诊模式正在广州一些大医院悄然兴起。
刘立捷介绍,按照以往的治疗模式,部分普通门诊的患者和所有的住院患者,往往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静脉注射,在此基础上,一种名为“留置针”的静脉注射新模式开始大范围应用。留置针最长保留时间可达1年,可免去每次扎针之苦。越来越多病人选用,对留置针管的维护需求也随之增多,静脉护理门诊因此应运而生。
据了解,留置针管的应用对象往往是一些长期需营养支持、肿瘤放化疗病人和静脉注射时血管较难找的患者。过去,这些患者的就医模式往往是千辛万苦挂了一个专家教授的号看病,可回头需要进行治疗时,他们的问题还是得回到专业护理人员手中解决。而在护理门诊推出后,他们就可直接挂护士的号,解决输液难题了。
目前,这一出诊模式已在省人民医院、中大附属医院、华侨医院等开设。在南方医院,出诊的护士一般都有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