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担任综合外科病区责任组长,同时担任病区主带教工作。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综合外科成为医院的试点病区,我配合护长,在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作为责任护士,对于所负责的病人从一入院,首先是亲切接待,伴随着详细的入院宣教,取得了患者良好的印象。通知主管医生,陪同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获得客观的基本资料,通过交谈,评估患者的身心状态,我制定的护理措施都是在床边与患者一起交流后共同制定的,获得医嘱后,结合医嘱用药,从病情、用药反应等等考虑,给患者下护嘱单,并指导下级护士执行。我对大家说:“最好的护理,不是照书本做,而是在专业的指导下,配合患者制定的适合患者本人的护理,护理应该是有个性化的,所有的护理,如果离开了患者本身的需求,就失去了护理的意义。”所以,一直以来,我所管理的患者,依从性和对治疗的了解度都是最高的,在医患矛盾凸显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护理组长,懂得体谅患者,患者想到的,想不到的,都为患者做到了,一直保持着护理组“零投诉”。
“创优”工作开展后,病区的一项改革是实施床边工作制。购买了新型的多功能治疗车后,我与护长一起,把治疗车装备好,每个抽屉的物品放置,整洁明了,非常利于护士操作,试用一周后,把使用过程中不利于操作的问题汇总,交与护长,共同整改,最终使这些多功能治疗车成为“流动的护士站”!我推着这“流动的护士站”走动在病床之间,打针、接补液、做治疗、书写交班,节省了来回工作站的时间与次数。床边工作制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实时的观察,实时的记录,客观又省事,患者抬头就能找到护士,增加了医疗的安全性,护患距离短了,患者安全感增加了,交流多了,误会少了。有位患者在看着护士使用多功能治疗车后,对我说:“这本来只是部治疗车,但是你给它赋予了生命。”
对于“创优”的另一项重大改革—表格式文件记录,这一改革的过程,我也给予了很多专业的意见。从制作原始表格样板开始,我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普外术后管道多,各种管道不能详尽列出,我提议增加空白格,术后按实际情况自行书写,这一来就避免了印制版的繁琐注明,简洁,专科化。在改革的初期,难免出现部分同事不适应,重复以往段落式记录的书写交班,我利用下班时间,把所管护理组的护理交班全部检查,列出问题所在,与下级护士一起学习文书规范,反复督促、指导,在“创优”验收时,我所在护理组文书记录部分最符合要求。
手术后病人的基础护理,是责任组长质控下级护士的重点,术后患者管道多,伤口大,不正确的体位对患者而言意味着不舒适甚至影响病情,下级护士临床经验不足,往往抓不住护理要点,执行操作欠规范,责任组长的作用很大,我对于术后、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很到位,一直坚持在床边指导操作,对基础护理的安排结合病情考虑,体现人性化,获得患者的好评,家属真正做到“陪而不护”。
作为一位高年资护士,对于本病区的专科护理发展很重视,我参与带教,定期召开教学会议,指导一对一老师掌握教学方法,认真听取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每周的护理查房,我预先挑选典型病例,布置任务,不断尝试各种查房形式,使护理查房生动而内容充实,护生及下级护士得以成长。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我预先将专科护理的范围划分好,安排人员讲课,并协助挑选病例,指导课件制作,使病区护理业务水平得以提高。
我作为病区“创优”的主力人员,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响应病区倡导的“亲情化”服务观念,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获得患者的一致称赞,屡次当选为患者满意度最高护士。
我在临床护理中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病区曾收治一位直肠癌患者,在与患者的交谈中了解到患者的一些基本资料,结合资料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对该患者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患者手术当天,因病情需要转床,我为患者选择了一张靠窗的床位,恰巧旁边床位是空床,教授收治一位外地患者入住,我发现该患者的陪护人和探病亲友很多,因患者有点耳背,说话比较大声。了解到这种情况,我立即联系主管医生,对床位进行调整,在病区还有其它空床的条件下,安排新患者入住另一间病房,把另一位当天手术的患者安排与之同房。手术后,丁伯的家人找到护长,对我表示了深深的感谢!患者说:“陈姑娘知道丁伯是作曲家,而且平时有点神经衰弱,睡觉易醒,对手术压力很大,已经很多晚睡不好了。她特地为我们调整了床位,安排了另一位很少探视亲友,也很爱安静的病友住我们旁边,使丁伯在手术后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而且旁边床的病友文化程度相似,沟通很好,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丁伯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他再也不担心化疗了!我实在太感激你们了!真是全方位的为病人考虑,护理做的这样细致,我们很感动!”
作为病区的责任护士,我还注重对低年资护士工作的质控。创优之后,病区实行层级管理,作为责任大组长,我经常是手把手指导手下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工作,使之得以成长。一次,有位入院多次的老病友,因输液时间的问题与病区一位低年资护士小邓产生误会,老病友性子急,马上就说要投诉小邓态度不好,我是当日的责任大组长,负责全组病人的护理质控,见状,立即安排小邓去护理其他病人,老病友的护理由我亲自执行。我利用操作的空隙,在床边亲切与病友交谈,温和的态度,娴熟的技术,马上让患者消了气。接下来,我和患者仔细交流,共同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操作时间表,能够不影响患者休息,又不耽误治疗,老患者很满意!在患者心情大好之时,我还适时安排小邓前去与患者道歉,患者很内疚,连说:“是我脾气不好,我不投诉了,我要表扬你们姑娘,做的实在太周到了!住在这里,有这样的护士护理,我们很放心!”
我就是这样把“以病人为中心”贯彻在自己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这不是一句空话、口号,在创优活动中,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我们提倡的“亲情化”护理理念,她理解得十分透切,成为自己护理操作的内涵,就是这样以诚待人,用心护理,才使得她护理的病人,竖起大拇指说“多好的护士啊,你做了我女儿该做的事!”
供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护理部 通讯员 王玉翠
撰稿:综合外科 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