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我们有幸在中山大学聆听了卫生部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郭燕红处长的专题报告——以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为契机,夯实基础,发展专业。听完这次专题报告,我对优质护理服务有了崭新的认识。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有关生活护理
说实话,之前我对现在强调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有些不理解,心想:护理不是一门专业,一门学科吗?如果只是做抹身、洗头的工作那如何做学科建设,如何谈专业发展呢?但正如郭处长所说,护士的工作首先就是照顾患者。这是护理的基础,也是护理的实质。生活护理就像盖房子的地基,只有把地基打牢打稳,房子才能越盖越高。但是不是落实生活护理就不要陪护,就要比一比谁洗的头多,谁抹的身多呢?我想如果任何东西都只是流于形式,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含义。我记得郭处长是这样说的,“如果一个可以自理的病人我们有没有必要去帮他洗脚呢?”是的,我们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生活护理,不是为了抹身而抹身,为了洗头而洗头,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聆听患者的心声,我们可以观察患者的病情,我们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和健康教育,这是护工和家属所不能给予的,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达到。郭处长当时也列举了两个因生活护理而发现病人病情变化的例子。所以我们的组长我们的高责甚至我们护长都应该走进病人,在他们的身边解决他们的问题,脚踏实地干活的感觉会让我们都会觉得充实。
二、有关责任制大包干
郭处长的讲话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有关责任制大包干。她说“护士要分层次管理,但不能从干的活上分层次,高年资做高年资的活,低年资做低年资的活,应该所有护士,包括新护士都应该管床。”这段话让我很震撼,因为我们一直似乎都是按照“高低分工”来执行的,郭处长的话让我进行了反思——为什么现在的新护士难以成熟?为什么离职率高?为什么她们没有职业认同感?而郭处长的一段话似乎从一个侧面给了某种答案。是的,我们有完整的培训系统,我们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我们有丰富的临床实践,但现在的新护士总让我们频频摇头,也许,是我们保护有余,放手不足。如果让新护士在导师的带领下单独分管一些病情较轻的病人,从入院、检查、术前、术后、出院,患者所有的治疗护理他都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让他尽快熟悉医院各个部门的运作,也会让他在护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更快的成长,而且增加了职业认同感。所以,责任制大包干,一个护士分管的病人(人员配置要充足)就要负责病人入院到出院所有的一切,无论你是低年资还是高年资。
三、有关优质服务
要做好优质护理,首先是安全服务,护理是一项面对生命的工作,责任心非常重要,三查七对非常重要,没有安全何谈优质?所以说安全是优质的基础,是我们护理的生命线。
优质服务不是一个标语,一句口号,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久的发展下去,要一点一滴的做下去。而且我们护士、我们护长都要转变观念,在人口老龄化、医学模式改变的今天跟上时代的步伐,找好自己的定位。
希望能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最终达到“优化护理模式、深化整体护理,落实护理职责、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专业发展。”希望能把真正的优质带给病人,希望护理越来越强大,希望护士越来越好!